南京婚姻家庭律师
律师热线 025-84110110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涉外婚姻
遗产继承债权债务过错赔偿联系我们
首页 >>文章

武汉市工伤鉴定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而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流动人口不言而喻,在武汉工作的人也与日俱增,那么您在外工作,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意外受伤,要获得赔偿就必须要进行工伤鉴定,那您知道武汉市工伤鉴定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吗?我们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24个月=61224元。

2、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90%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十年计120个月×2551元×90%(一次性残疾退休金) 2551元×15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20个月×2551元×60%(一次性护理人员工资)=497445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97445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1224元=558669元(伤残赔偿总额,下同)

二级伤残 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2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22个月=56122元。

2、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5%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十年计120个月×2551元×85%(一次性残疾退休金) 2551元×14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20个月×2551元×50%(一次性护理人员工资)=448976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48976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6122元=505098元。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20个月=51020元。

2、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0%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十年计120个月×2551元×80%(一次性残疾退休金) 2551元×13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20个月×2551元×40%(护理人员工资)=400507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400507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1020元=451527元。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8个月=45918元。

2、由社保机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按受伤前本人工资的75%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十年计120个月×2551元×75%(一次性残疾退休金) 2551元×12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20个月×2551元×30%(护理人员工资)=352038元。

一次性残疾退休金为35203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5918元=397956元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6个月=40816元。

2、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70%支付。

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0个月×2551元=12755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10个月×2551元=25510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0816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27550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5510元=193876元。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4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4个月=35714元。

2、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受伤前工资的60%支付。

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并终结工伤保险关系。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40个月×2551元=10204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8个月×2551元=2040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5714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02040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0408元=158162元。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2个月=30612元。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5个月×2551元=6377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6个月×2551元=15306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0612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63775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5306元=109693元。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动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10个月=25510元。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5个月×2551元=38265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4个月×2551元=10204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5510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38265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0204元=73979元。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8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8个月=20408元。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8个月×2551元=20408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个月×2551元=5102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408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20408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5102元=45918元。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赔偿基数2551元×6个月=15306元。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4个月×2551元=10204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个月×2551元=2551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5306元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0204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551元=28061元。

如果对工伤鉴定的结果不服,是可以在收到结论之日起的15天内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二次鉴定的申请得。鉴定结论出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伤残等级申请工伤赔偿,如还有相关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相关内容:

·每年工伤保险费用多少?
    每年工伤保险费用多少?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缴费基数1、缴费基数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2、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3、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小有什么处罚?
    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小有什么处罚? 实践中,可以是自然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行贿,也可以是单位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1、自然人犯该罪,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对于罚金的数额,法律未作明...


·什么情况下辞退员工2023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过错解除动合同即在劳动者有过错性情形时,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没有严格限制。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若规定了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金条款的,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


·安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安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安装工程是建筑施工的一个方面,关于安装工程的质量保障时间是有法律规定的,在法律规定德保修期内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维修,如果超过保修期的时限房屋出现问题就要看当时的协议有没有具体的规定,安装工程质量保修期是为了保障质量以及业主的权益规定的一个期限。 一、安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法律规定 建设工程保修期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期的最低保修期...


·劳动合同是不是一式两份?
    劳动合同是不是一式两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该条文将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拿一份,劳动者拿一份劳动合同的意思明确予以规定,双方应依法履行。劳动合同通常一式两份,是为了方便合同的双方都能保留作为证明(或证据),也便于双方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虽然单位提出保管劳动合同是为了员工考虑,但在法律上确实存在不合理性。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


·最新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
    最新劳动合同法合同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期限有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确定的。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


·工业企业噪声的卫生标准多少
    工业企业噪声的卫生标准多少分贝工业企业的噪声标准,可以参考以下规定:噪声的卫生标准关于颁发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的通知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防止噪声危害,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同北京医学院、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协作,共同研究编制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现批准颁发。望各单位要认真组织试行,注意总结经验。加...


·如何缴纳工伤保险费,流程怎么样?
    员工在工作时,可有可能因为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或者其工作的职业病,从而失去了工作的能力甚至是死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法律对工伤保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如何缴纳工伤保险费呢?下面就由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工伤保险的定义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


·河北省十级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河北省是钢铁大省,一些钢铁厂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会发生工伤事故。通常来说,单位会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确定工伤等级。按照目前规定,工伤等级分为十个级别。那么河北省十级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说法吧。 一、河北省十级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十级工伤划分依据: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 2...


·请假期间工资待遇是怎样的
    工资一直是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有时候员工请个假都要被扣工资,那劳动者在请假期间工资待遇是怎样的呢?在实践中,劳动者在算清自己请假期间的工资后,却可能会遇到单位因不喜欢劳动者请假而拖欠工资的情况。那作为劳动者,面对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请假期间工资待遇是怎样的 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而...


·能否随意解雇试用期员工
    很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认为试用期员工不是正式员工就不享有正式员工该有的待遇,但是试用期员工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也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能否随意解雇试用期员工呢?请跟随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能否随意解雇试用期员工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


·提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提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多久《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里的“应当”是指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例如: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工资(包括加班工资)、未缴纳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等,当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就应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仲裁,由于种种原因员工只能在离开单位后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那也必须在离...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婚姻家庭律师